原住民社區越來越多地投資於農業,以維持其文化和經濟。 原住民有著悠久的農業歷史,但這段歷史並不總是得到承認。
在20 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學者聲稱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和美國(CANZUS) 的原住民農民是邊緣糧食生產者,他們採用不可持續的耕作方式,如砍伐和焚燒,導致環境惡化並最終垮台。
這些學者認為,原住民農業的「原始性」反映在他們所使用的技術中。 他們認為,與歐洲農民使用的更先進的犁耕相比,原住民使用的工具(例如挖掘棒)還很簡陋。
我們現在知道這些說法是不正確的; 加澳新地區的原住民長期以來一直從事複雜的農業活動。 據估計,在 17 世紀和 18 世紀,原住民農民每英畝的小麥產量比歐洲農民高出三到五倍。
儘管原住民社區越來越渴望參與大規模商業性農業,但仍缺乏有關加澳新原住民參與農業部門的數據。 這些數據對於為旨在支持農業部門原住民參與和多樣性的政策提供資訊至關重要。
原住民糧食主權
透過消除土著農業歷史,以“ 無主地,加澳新政府為其侵占原住民土地和剝奪原住民領土辯護。
拉丁語“不屬於任何人的土地”, 無主地 是發現主義中使用的法律術語,指未被定居者佔領或根據其法律和文化使用的土地。 這些土地被認為是“空置的”並且可以用於殖民。
然而,面對政府瓦解原住民農業經濟的努力,原住民仍保持著韌性,並透過振興原住民糧食系統和文化傳統,在實現糧食主權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除了糧食主權之外,原住民還透過奪回其農業根源,緩解糧食不安全並為其社區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作為《聯合國原住民權利宣言》的支持者,加澳新政府優先考慮並支持這些原住民糧食主權倡議非常重要。
缺乏國家資料庫
儘管原住民自前殖民時代起就一直參與農業部門,但直到最近,當代農業才成為原住民社區發展和福祉的政策重點。
然而,由於缺乏國家層級的綜合資料庫,人們對加澳新當代原住民農業知之甚少。 目前可用的國家規模資料收集工具仍然相當新或不存在。
1. 加拿大
在加拿大,農業普查不允許農場和牧場生產者自我認定為原住民。 然而,農業普查和人口普查的數據提供了一些有關原住民參與農業活動的資訊。
兩次人口普查的資料都使用兩次問卷共有的資訊(例如操作者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和地址)連結起來。 這些資訊用於創建農業-人口連結資料庫,該資料庫提供有關加拿大原住民參與農業的有用資訊。
2. 澳大利亞
澳洲沒有關於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統稱為原住民)農業部門生產的國家規模資料庫。 澳洲統計局的農業普查也不允許農場和牧場生產者自我認定為土著,這造成了澳洲土著農業經營的重大數據差距。
儘管如此,透過澳洲統計局的人口和住房普查,仍然可以獲得有關該行業就業人員的信息,包括那些被認定為原住民的人。
3.紐西蘭
在新西蘭,有關毛利農場的資訊(毛利人是新西蘭土著波利尼西亞人,或毛利語中的 Aotearoa)是透過農業生產調查來編制的。
毛利農場是透過將調查與三個數據來源相匹配來確定的:毛利當局提供的毛利企業、企業運營調查中自我認定的毛利企業以及新西蘭統計局合作夥伴 Poutama Trust 持有的資料庫。 配對過程產生有關毛利人參與農業的信息,例如毛利人農場經營的農業經營、牲畜和園藝作物的數量。
4. 美國
在美國,2002 年在蒙大拿州、北達科他州和南達科他州試行了一項全國範圍的數據收集工作,以收集有關美洲印第安人保留地農業活動的資訊。 從 2007 年農業普查開始,該試點計畫擴大到包括美國各地的保留地
美國農業普查允許農場和牧場生產者自行報告美洲印第安人保留地的農業活動。 如果生產者沒有回覆郵寄的報告,人口普查工作人員(其中許多是可以跨越語言或文化障礙的部落成員)會親自跟進他們,幫助他們填寫表格。 這個過程概述了美國保留地的農業活動
需要更好的數據
缺乏關於原住民參與農業部門的規模和範圍的基線數據仍然是原住民社區有效參與該部門的障礙。 這種數據差距使政府和農業食品組織無法了解應該提供哪些類型的支持來重振原住民農業經濟。
為了更好地支持原住民參與農業,需要更準確的數據。 能夠收集此類數據對於有興趣啟動或擴大與農業部門參與的土著人民和社區制定框架至關重要。
奧米德‧米爾扎伊 (Omid Mirzaei),經濟系助理教授, 里賈納大學 和農業與生物資源學院教授 David Natcher, 薩斯喀徹溫大學
本文根據知識共享授權從 The Conversation 重新發布。